云青通〔2014〕74号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云青通〔2014〕74号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云青通〔2014〕74号
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州(市)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团工委,各省属厅局(企业)、高校团委:
现将《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共青团云南省委
2014年11月24日
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云南青年志愿者行动为抓手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实现在形成全社会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上的新突破,经共青团云南省委研究决定,于12月份在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现将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团的十七大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升青少年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扎实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深入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不断形成和巩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踊跃成为志愿者,推动全省志愿服务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活动主题
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
三、活动时间
201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一)抓好时间节点志愿服务活动
在“12·1”、“12·4”、“12·5”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集中活动,重点突出共青团在活动中的作用,将活动开展与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有机结合,以点带面助推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
1. 开展防艾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在第27个“12·1”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工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和感染风险警示教育,结合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举办的禁毒防艾知识讲座和 “三下乡”活动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倡导以人为本,科学防治,正确认知,消除歧视,切实增强预防艾滋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好因艾滋病致孤儿童、感染者的结对关爱及帮扶工作,针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组织青年志愿者实行“多助一”和“一助一”帮教小组和关爱小组,结合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对帮扶对象提供学习辅导、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
2. 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在首个“12·4”国家宪法日期间积极争取司法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和法律院校等单位的支持,广泛招募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院校师生等法律专业人士作为青年志愿者,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主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活动。加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宪法》、《禁毒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针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进城务工青年、问题青少年、困难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围绕学习教育、就业创业、恋爱婚姻、身心健康、困难救助、犯罪预防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疑释惑、心理疏导、法律援助。针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点问题,广泛开展各类法制维权教育活动,关注重点青少年群体维权问题,最大限度地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3. 开展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以第29个“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以“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为依托,以“云南青年志愿者”网络平台为抓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团省委将联合昆明团市委在金马碧鸡坊等地标场合开展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启动“暖冬行动”灾区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为地震灾区受灾师生发放棉被。全省各级团组织可结合本地实际,围绕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环境等目标,开展文明礼仪宣讲志愿服务、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维护公共环境秩序志愿服务、应急救助志愿服务、文化进社区等志愿服务。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宣讲团、宣传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知识宣传,通过举办志愿服务论坛、研讨会,开展志愿者先进典型表彰会等活动,展示本地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成果。同时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向专业化、项目化方向发展,以“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加强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为重点,形成由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构成的组织网络。广泛宣传“云南青年志愿者”网络平台并依托其为广大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电子档案、志愿服务活动发布等电子信息服务,扎实推进志愿者注册工作,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4. 召开志愿服务昆明交流会暨云南省志愿者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12月7日至8日志愿服务昆明交流会暨云南省志愿者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期间,积极组织本地区本系统参展项目筹备展会,组建参展代表团,搞好项目招商,设计本地区本系统现场集中展示模式,制作展会宣传物料。做好参展项目方代表的现场组织和管理工作,动员各级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对接资助相关项目,并邀请企业家、新闻媒体代表到昆明,参加现场集中展会活动。广泛开展全媒体宣传,组织本地区本系统有影响力的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活动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浓厚氛围。
(二)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月期间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党员团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1. 开展云南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在全面摸清辖区内残疾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基础上,深化“结对+接力”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各级共青团、残联、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依托康复机构、托养机构、就业培训基地、扶贫基地、特教学校、助残站点、社会组织和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围绕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基层团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广泛发布招募助残志愿者的需求信息,建立加强助残志愿者队伍,依托助残项目,公开招募信息。注重搭建和畅通社会各界参与志愿助残的渠道,重点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青年志愿者,提升志愿助残服务能力。
2. 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积极探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的有效模式,深化“结对+接力”机制、项目专员骨干队伍、“七彩课堂”服务内容、“七彩小屋”活动阵地“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组织青年志愿者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牵手结对等六方面重点内容,结合实际需求和特点,广泛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七彩课堂”优秀课件评选展示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赠送书籍、文具、书包和其它学习生活用品。挖掘和宣传活动中涌现的感人故事,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浓厚氛围。
3. 开展“党员团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按照“社区所需,志愿所能”的要求,深化“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把社区作为经常性志愿服务的主要场所,积极组织党员团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先锋队深入挂钩联系社区,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以人文关怀、关爱帮困、便民利民为重点,广泛开展帮扶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维护社区平安、绿色环保、文明建设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友谊和谐,看到社会美好,享受幸福生活。
(三)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月期间广泛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维护公共秩序、文明交通、平安建设、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推动文明社会风尚、良好社会秩序以及优质社会服务的发展和形成。
1. 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宣讲团和文明礼仪宣讲志愿者,利用知识讲座、主题演讲、礼仪培训、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企业、学校、军营、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广泛宣传文明礼仪基本知识,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倡导文明言行,把文明礼仪规范培训融入到日常学习、业务培训之中,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学礼仪、懂规范、讲礼貌、守秩序的公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和“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活动,引导群众从“文明在我口中、在我手中、在我脚下、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 开展公共场所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在广场、赛场、车站、公交站点、码头、医院、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秩序。联合公安、民政、税务、交通、卫生、旅游、金融、工商、邮政、能源等窗口行业的青年志愿者,开展“惠民便民、满意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
3. 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文明交通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动员交通管理业务骨干、经验丰富驾驶员、资深客运安全员、教育训练专家、青年学生、教师、新闻媒体人士、文艺工作者等,组建志愿服务宣讲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客货运驾驶人、社区和农村居民等不同对象,深入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公交站点、学校、农村等场所,开展交通法规、文明礼仪、安全驾驶、避险技能、应急知识、典型交通事故剖析等志愿服务宣讲活动。
4. 开展道德经典诵读和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依托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开展读书会、举办道德经典文化讲座,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优良传统美德,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带领农民工子女到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参观,让他们感受城市变化、融入城市生活。利用社区健身设施,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提供健身指导,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依托中小学校组织文化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培训。
5. 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分层级、属地化的原则,管理好、使用好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按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利用中央、省、州(市)重点新闻网站及各县(市)区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贴吧等互动阵地,加强与网民的交流沟通,揭露网上不文明言行和不文明现象的危害性,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文明理念,叫响文明上网的口号,营造向善向上的社会氛围,形成广大网络宣传员在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强大声势。
(四)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月期间大力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爱绿护绿、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营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
1. 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和“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承诺签名活动,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使低碳、环保、节能理念深入人心,使绿色办公、低碳出行、勤俭节约逐步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行为习惯。
2. 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以保护水资源和爱绿护绿为重点,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及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滇池、洱海环保宣传、保护母亲河行动、爱护红嘴鸥行动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公园绿地、旅游景区、水资源地、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开展“认养绿地”志愿服务行动,参加林木、绿地的抚育管护,发动青年志愿者认养树木绿地。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护林护绿”志愿服务行动,对损害树木、攀花折枝、踩踏绿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阻止。
3. 开展清洁卫生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背街小巷、社区楼院、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部位,开展清扫路面、清洗护栏、清捡白色垃圾、清除卫生死角,铲除“牛皮癣”、整治“脏乱差”、收集废电池等志愿服务活动。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培养市民群众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省各级团组织要从履行职能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的重要性,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系列活动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调动团属各单位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活动的强大合力,在团省委的示范带动下,通过各级团组织统筹安排,突出县级地域特点,作出相应部署安排。在志愿服务月期间,各级团组织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好活动方案,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部门和地域特色,把握重点,打造品牌,扩大志愿服务月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接受的渠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月各项活动,把活动开展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年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开展到公园、广场、商场、集市、宾馆、医院、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要把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与全省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发动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主动、积极、踊跃登陆“云南青年志愿者”网络平台(www.ynqnzyz.net)进行注册,成为注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充分依靠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阵地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志愿服务线上分享”活动,注重运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在线上分享中加强交流互动,营造积极热烈的舆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青少年,让志愿服务持续成为自觉行动。各级团组织要结合“寻找云岭最美志愿者”活动,深入挖掘、选树、报送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例和典型事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规范管理,强化督查。全省各级团组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文件资料、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形成有序、完整、方便查找的工作台账,及时上报活动情况。各州(市)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团工委,各省属厅局(企业)、高校团委于2015年1月9日前将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总结上报团省委,团省委将对各级团组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
联 系 人:缪 勇、郑力豪
联系电话:0871-63995452
电子邮箱:ynszyz@163.com
共青团云南省委
201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