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6年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7日
云青通〔2016〕35号
关于做好2016年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各厅局(企业)团委,省金融团工委:
近年来,我省各级共青团组织扎实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工作框架和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我省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做好2016年非公有制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要以在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提升行动为契机,围绕“整体谋划、分类推进,无的要有、有的要强”的工作要求,开展“两类”组织共青团组织团建工作。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的重点就是在巩固原有团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动“两类”组织团建工作,已经建立的要继续加强联系,未建立的要主动进行摸底,争取早日建立。加强“两类”组织团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动员方式、联系途径、工作保障等团建要素的创新与整合,努力提升全省“两类”组织团建工作水平,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中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一)保持适当建团规模。各级团组织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加,确保在全省非公经济组织中不低于建团1000家,在社会组织中不低于建团350家(见附件)。优先推动在从业青年多、经济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社会渗透力强的较大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团的组织,活跃团的工作。
(二)提升已建团组织活力。进一步活跃已建团组织,采取分级负责、层层考核的方式,切实落实靠前指导、整改提高、活力评估和示范带动等工作机制,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组织活力。有针对性地在非公经济组织开展思想引导、技能提升、文体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联系、组织、动员团员青年。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巩固扩大团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1. 摸清底数。各级团组织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各级党委的配合与支持,重点对本地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相关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准确把握其发展和团员青年群体分布的实际情况,做到“六个摸清”,即摸清“两类”组织的基本情况、建立团组织情况、发展团员情况、团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团组织办公和活动场所情况、出资人思想状况等。
2. 建立信息库。积极争取“两类”组织党工委的支持,共享调研成果,建立详细的“两类”组织工作档案和数据库。建立信息库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要认真抓好抓实,充分整合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组成工作组进园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开展排查,准确摸清“两类”组织团建工作实情,建立规范统一的明细台账,真正把“家底”摸清。切实做好建团工作台帐,夯实工作基础,及时准确将班子信息、团员档案、活动情况等录入工作台帐网络数据库,促使“两类”组织团组织达到“有阵地、有档案、有班子、有活动”,进一步增强团组织活力。
3. 加大组建力度。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两类”组织团建工作,采取单独、联合、挂靠等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设置团的组织。对规模较大、团员青年数量较多的单位,一般要独立建团;对规模较小、团员青年数量较少、暂不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单位,可以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团组织,也可以挂靠其它团组织或依托协会建团;对暂不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可以先行建立青年社团或青年联谊会等组织,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团的组织。
(二)加强活动载体带动,提高党建带团建水平
1.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指导非公企业团建,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组织青年员工为企业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参与技术革新,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围绕企业和社会组织文化建设和青年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各类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读书求知、文体娱乐和交友联谊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围绕企业形象提升,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志愿者行动、维权帮困等活动,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积极做好“双推”工作,充分发挥好共青团作为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组织活力。在活动方式上,坚持“集中、统一”与“小型、分散”相结合,以业余为主;在活动内容上,坚持团组织开展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与维护青年利益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活动突出青年色彩,把团活动与工会活动和青年兴趣小组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富有朝气、富有活力、富有实效。
3. 积极融入和参与区域化团建工作。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组织要积极参与“枢纽型”区域化团组织构建工作,主动向辖区的街道团工委报到, 承担工作并参加活动;收集整合青年学习成才、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社会融入等愿望诉求、通过街道团工委平台,关注青年热点,对接工作项目,共同打造社区微公益行动、青年交友联谊会等区域工作品牌,为区域化团建“一街一品”贡献力量。
(三)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工作不间断推进
1.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团组织班子。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政治素养好、综合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责任意识强等标准,采取内选、外聘相结合的办法,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团组织配齐配强班子,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让出资人认可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重视做好团干部思想作风、成长观教育,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凝聚青年力量,引导团干部立身行事、干事创业;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层级组织“两类”组织团干部培训示范班,提升个人理论水平、规范团建工作内容。
2. 完善骨干网络。各级团组织要对已建团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进行梳理、跟踪。团州(市)委、各县(市、区)、街道(乡镇)分别对本层级综合评估靠前的100家、50家、20家 “两类”团组织进行直接联系和管理,完善共青团工作骨干网络。充分发挥团中央“两新组织团建数据库”信息平台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工作情况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信息核查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要充分认识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迅速行动起来,及时向当地“两类”组织党工委汇报,争取将“两类”组织团建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中,同推进同部署同考核。及早谋划,精心部署,借助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提升行动的大力推进,将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往基层倾斜,全力支持基层推进“两类”组织团建工作,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各级团组织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建团,扩大全省团组织对“两类”组织的有效覆盖。在建团过程中要动作迅速,讲求效率。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做到整体推进。
(三)组织领导,加强监督
为加强工作动态管理,团省委将建立工作月报和通报制度,将适时深入各地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意见,推动工作开展。各地各部门要对照时间进度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强化督促检查,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四)强化宣传引导
要开展“两类”组织团建工作示范点争创活动,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培育和发掘一批“双强”典型,激励广大“两类”组织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对工作成效显著,示范作用明显,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先进典型,要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宣传。要主动梳理基层经验,探索复制推广成熟做法,并主动向团省委城青部报送有关信息材料。
联 系 人:赵晋磊
联系电话:(0871)63995435
电子邮箱:yunnancqb@163.com
附件:共青团云南省委2016年度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任务表
共青团云南省委
201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