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6日

 云青通〔2016〕46号

  关于实施“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

 

各州(市)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各厅局(企业)、高校团委,省金融团工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有关精神,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关于实施“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中青明电〔2016〕11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52号)要求,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互助活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假期陪伴、学业辅导、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务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共青团云南省委决定实施“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以下简称“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主题

  七彩假期,快乐童年

  二、工作内容

  “七彩假期”服务项目是2016年共青团关爱农村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重点工作项目,以结对帮扶为基础,进一步突出农村留守儿童重点群体和暑假关键时段,各级团组织联合有关部门机构,依托家庭、政府、学校、社会等各界力量,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按照“假期集中服务、专业队伍支持、建设活动阵地、优化结对方式、支持示范项目”五项联动工作思路,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系,搭建便捷服务平台,坚持以项目促品牌,以结对促服务,以阵地促常态,在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做实事的同时,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假期集中服务。7月至8月暑假期间,组织招募具有奉献精神、服务能力较强且身心健康的青年志愿者,赴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和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暑期集中服务。重点组织好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暑期返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团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少先队辅导员和具有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实施经验的社会组织,依托关爱行动七彩小屋、青年之家、青少年宫、流动少年宫等各类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和学校、乡村等综合服务设施,以结对服务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陪护、学业辅导、自护教育、文体活动、心愿满足等志愿服务。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组织引导青年志愿者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言文字基础教育,阻断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

  (二)专业队伍支持。面向社会和专业机构招募一批包括少先队活动基础教育、心理咨询、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青少年事务社工等各类专业人员,组建关爱留守儿童专家团队,通过报名注册、订制内容、多点服务等方式,在暑假期间到服务地点开展短期的特色精品课程,丰富“七彩假期”服务内容。推行“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整合各种社会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建好用好阵地。充分发挥已建七彩小屋等志愿服务阵地作用,推动有条件的阵地在假期开放,成为服务留守儿童的活动场所。依托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阵地,积极整合阵地资源,用好青年之家、青少年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面向留守儿童开放,发挥阵地的示范作用。

  (四)支持示范项目。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评审中设立不低于20%的入围比例用于支持各地优秀的“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银、铜奖角逐。在各级共青团和志愿服务网站设立专题,建立完善权威信息和项目需求发布、阵地信息共享、心愿满足展示、物资捐赠众筹、服务时间认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支持示范项目。

  (五)优化结对方式。在“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坚持“结对+接力”的工作方式,定期开展摸底,稳步扩大结对服务范围,重点加强对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和无人照顾的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利用组织化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与留守儿童建立多对一的手拉手结对关系,通过结对联系、通话通信、定期看望等方式加强日常关爱服务。结合“三五”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开学前后、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开展形式活泼、内涵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工作安排

  (一)确定暑期服务地点。各州(市)级团组织加强与教育、民政部门沟通,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情况,挑选一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村、学校等地作为暑期集中服务地点,协调做好承接项目的准备工作。重点激活已建关爱行动七彩小屋、青年之家、青少年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面向留守儿童开放,策划开展七彩课堂服务活动。

  (二)招募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全省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要把“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工作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动员本地本单位的团员和优秀青年踊跃登陆“云南青年志愿者”网络平台(www.ynqnzyz.net)进行注册,成为注册志愿者。以“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重点动员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有关获奖项目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暑期返乡大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少先队辅导员等具有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经验的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和个人,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与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学校进行对接,积极开展“七彩假期”服务项目。

  (三)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圆梦活动。全省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要积极协调有关基金会,依托“青年之声”等平台广泛开展“七彩心愿包”募捐活动。“七彩心愿包”是专门为留守儿童设计的包括书包、彩笔、手电、雨衣等在内的爱心包裹,支持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留守儿童心愿满足活动。动员帮扶对象或帮扶对象所在团组织以提问的方式将“微心愿”发布在“云南?青年之声”(http://yn.qnzs.youth.cn/)互动社交平台上。同时,将实现“微心愿”的基本情况以回答的形式发布在平台上。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把“七彩假期”服务项目作为今年深化推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要积极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争取有关政策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县级团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精心策划实施。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着重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县市区推动实施,结合实际确定服务地点,明确服务需求,提供服务条件,加强服务管理。要加强对服务阵地的规范管理,统筹做好志愿服务团队的招募组建和岗位对接工作,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活动阵地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协调联络。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加强与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协调联络,统筹确定服务地点、志愿者招募、结对服务关系、专业队伍组建、特色课程计划、社会资源整合等有关工作,推动争取将“七彩假期”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协调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关于实施“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中青明电〔2016〕11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52号)的相关文件要求,切实保障“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实施。

  (四)明确责任落实。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明确责任分工,抓好落实。州(市)级团组织负责按照有关要求,汇总整理本地本系统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优化实施环境,设立服务地点,加强指导落实。县级团组织负责建立县级层面的工作机制,做好留守儿童摸底工作,实地考察服务地点,逐一落实好志愿者食宿保障,做好基础工作。志愿者抵达后,服务地要组织培训,按需分配,加强管理服务,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认定服务时数,开具志愿服务证明。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当地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及学校、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切实为青年志愿者开展服务提供便利,确保“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安全有序实施。

  (五)广泛宣传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作用,广泛宣传“七彩假期”服务项目招募及活动情况,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中来。及时收集视频、图片素材,挖掘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各州(市)级团组织于8月20日前上报项目开展情况、相关数据和工作总结。

  附件: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关于实施“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中青明电〔2016〕11号)

 

 

  联系人:赵正东

  电 话:0871—63995452(可传真)

  邮 箱:ynszyz@163.com

 

 

                                                                                                     共青团云南省委

                                                                                                      2016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