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考核的通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9日
云青通〔2013〕33号
各州(市)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各省属厅局(公司)、高校团委:
为确保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取得实效,制定如下考核办法。
一、考核时间
2013年9月。
二、考核对象
各州(市)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各省属厅局(公司)、高校团委。
三、考核内容
(一)宣传发动(20分)
1.广泛动员。(5分)
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的重大意义、部署安排和目标任务,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把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
2.加强宣传。(5分)
结合实际制作宣传材料,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手机平台、QQ和微博等媒体媒介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宣传社会各界对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3.选树典型。(5分)
及时发掘在抗旱救灾和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中涌现出的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先进典型和事迹并广泛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此项活动工作中来。
4.引领新风。(5分)
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益理念贯穿活动始终,引导广大青少年将“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良好行为转换为一种生活习惯,形成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
(二)组织实施(70分)
1.制定工作方案。(5分)
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标准,细化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有序推进。
2.成立领导小组。(5分)
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负责水窖的规划评审、组织实施、项目决策、督促检查、质量监测、考评验收和综合协调等。
3.广泛筹集资金。(30分)
(1)通过组织化动员,结合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青少年每人每年自愿捐出1元钱,每年自愿捐款的青少年达到辖区(单位)内青少年人数的90%以上,进一步激发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通过社会化动员,积极争取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自愿捐款,引导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中来,进一步扩大共青团的品牌影响力。
4.严把工程质量。(15分)
争取水利部门技术支持,做好水窖的规划设计、建设内容、推进措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的检查和监督,保证水窖建成一口长期使用一口。统一标准,确保援建的水窖容积在25立方米以上,社会捐助的标准为3000元的标准不降低。进一步落实建设户的主体责任,明确水窖的建设标准、完成时间、资金补助、验收事项等。
5.强化资金管理。(10分)
加强对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所募集的捐款的管理工作,及时向省青基会汇缴募集款项,指导项目实施县专款专用,接受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在年度工程全面竣工后对整年度共青团希望水窖援建项目作专项资金审计并开展工程项目的社会评估,并通过相关媒体向广大社会公众公布。
6.形成统一品牌。(5分)
采取集中连片实施,做到“一件一编号、村口树碑记”,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编号,形成规模效应。
(三)总结回顾(10分)
1.做好经验总结。(5分)
年底全面总结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方法、路径和经验,不断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2.规范档案资料。(5分)
建立规范的工作台账资料,详细记录每一口共青团希望水窖的具体信息,为水窖的跟踪管理提供依据。
四、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得分为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考核结果将作为团省委对各地、各单位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共青团云南省委
201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