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青通〔2013〕65号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云青通〔2013〕65号
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
进一步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的意见》的通知
各州(市)、县(市、区)团委:
现将《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附件: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
建设的意见
共青团云南省委
2013年8月8日
附件
共青团云南省委关于
进一步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和活跃农村团的基层工作,结合我省农村共青团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农村青年成长成才的能力为主线,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农村青年群众基础为目标,以加强乡镇及直属团组织、村级团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为关键,以“四化强基行动”为抓手,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活跃团的工作,增强农村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农村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农村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富民强滇的云南梦的征程中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原则
(一)紧跟党建、依靠党建
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并力争使基层团建与党建紧密结合。在制度安排、干部配备、工作指导、资源协调等方面积极争取党组织的关心支持。在党建的带动下,全面活跃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科学统筹乡镇、村级团组织及其它基层团组织建设,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兼顾青年成长发展中的“大事”和青年工作生活中的“小事”,注重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
(三)立足实际、探索创新
立足各地工作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尊重基层、依靠青年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密切与基层和青年的联系。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及时发现、总结和提炼各地的成功做法,大力推广基层鲜活经验,努力形成培育典型、推广经验,由点及面、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三、工作措施
通过实施“四化强基行动”,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多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
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团组织负责人定期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汇报工作、团组织成员分工负责和轮值工作、团组织成员定期述职和工作考核制度、团组织成员补充和淘汰等工作制度,做到各种制度健全齐备,工作开展规范有序。
2.强化制度有效落实。加强信息公开,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制度上墙,自觉接受团员青年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各级团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促进尊重制度、维护制度良好风气的形成。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制度成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确保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规范化建设
1.规范组织设置。严格按照《团章》规定成立团组织,有3名以上团员的要建立团支部,有30名以上团员的要建立团总支,有100名以上团员的要建立基层团委。
2.规范班子设置。基层团委由7至9名委员组成,设书记1人,副书记1至2 人。乡镇团委一般由9至21名委员组成,团委书记、副书记数量一般不超过委员数量的三分之一。团总支一般由5至7名委员组成,设书记、副书记各1人。团支部一般由3至5名委员组成,设书记1人,必要时可设副书记1人。
3.规范换届选举。基层团委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团总支(支部)每届任期两或三年,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提前或延迟换届选举,应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不超过一年。
4.规范阵地建设。基层团委、团总支(支部)要做到有牌子、有办公地点。办公室要挂团旗、团徽。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做到团旗、入团誓词、团员权利义务、团的制度、团组织架构图上墙。
5.规范团员管理。严格按照《团章》规定的基本程序发展新团员,履行必要的手续。及时将团员发展、团员证颁发情况上报上级团委备案。做好团员年度团籍注册,掌握团员队伍的数量、分布及流向,及时接转团员组织关系,做好超龄团员离团相关工作。收缴和管理好团费,按时向上级团组织上缴团费,严格规范团费的使用。根据团员的实际表现,依照规定对团员进行奖励和处分。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6.规范台账资料。注重做好团的会议、活动和团员、团干部管理及各项重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健全会议记录、活动记录、团费收缴记录、团员花名册、青年花名册、后备干部花名册、推优入党花名册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农村青年培训等档案材料。注重整理保存团的工作及相关活动的图片、音像资料。
(三)加强系统化建设
1.推动以乡镇团委为中心的乡镇系统化团建工作。巩固和扩大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成果,努力把乡镇团委建设成为共青团组织面向基层的“桥头堡”。通过强化乡镇团委的建设和工作,辐射带动村级团组织、乡镇直属团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努力在乡镇建设以乡镇团委为枢纽的共青团组织体系。
2.团的重点工作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系统化推进。把团的各项重点工作项目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抓,以小额贷款、青年培训、希望工程、青年文化活动等工作为载体,通过工作项目锻炼干部、推动团建、活跃工作,把团的各项工作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
(四)加强多元化建设
1.团组织设置多元化。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破地域、行业等限制,灵活设置团的基层组织,使基层团组织的设置更好的适应青年流动、聚集、联络方式的变化,满足新形势对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提出的新要求。
2.团的工作内容多元化。立足农村青年思想观念、群体特征、行为方式、个人需求等日趋多元化的现实,以团的四项基本职能为基础,科学设计团的工作和活动,更好的满足青年的各种需求,提高团的工作和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
3.建团路径多元化。积极探索党团共建、区域建团、骨干建团、新经济组织建团、专业合作组织建团、垂直系统延伸建团、连锁终端建团、网络建团、兴趣爱好建团、发展需求建团、品牌活动建团、社会组织建团等建团路径,加强基层团建力度,扩大团组织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
4.联系青年的渠道多元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慰问、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等面对面沟通的形式,密切与团员青年的联系。依托网络、手机、微信等青年喜欢的媒体,建立与青年虚拟的联络方式。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摆在基础战略地位,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有机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措施,狠抓落实
结合各地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团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整合资源,强化支持
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集中有限的工作力量,将所能调动的资源向基层倾斜,帮助基层组织解决力量不足、载体不足、阵地不足、资源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四)注重总结,加强宣传
善于把握工作发展的规律,注重发掘基层好的做法,不断提炼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加强对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宣传力度,促进普及推广,以点带面,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