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年企业家讲述创业故事 “澜湄”青年汲取“创业经”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7日
5月22日上午,在“澜湄青年领袖文化体验营”活动的创业分享会环节,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会长贺靖,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七彩野地花生创始人、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亚楠,云南由你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雁斌3名优秀青年企业家现身说法,结合自身创业的实际经历,为澜湄青年代表分享了创业成功的经验,并在提问环节和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分享会现场)
贺靖:从“地摊王”到云南青年创业领军人物
“创业就是不断试错,在失败中摸索。”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会长贺靖为青年代表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贺靖的创业生涯开始于2008年的大学生模拟公司社团,摆地摊成功售出5个U盘,是他在创业路上收获的第一次成功。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终于从1个地摊扩张到16个,还开了实体门店,但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电子产品零售行业开始遭到互联网销售的严重冲击,贺靖的店被迫关门。
不服输的贺靖很快选择二次创业,有了第一次的失败教训,贺靖很快有了新的创业心得:“创业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找准自身优势,整合资源。”这一次,贺靖把目光投向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决心整合云南的茶叶、鲜花、水果、蔬菜、野生菌等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绿色食品+互联网销售新模式,把优质产品通过互联网,送到消费者手中,让云品、云果、云花、云茶、云药走进千家万户。
(贺靖分享创业故事)
2019年3月,在贺靖的努力下,和天猫合作的“云南普洱茶官方旗舰店”上线,云南各大普洱茶品牌纷纷入驻;随后,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指导下,“青创云品商城”上线,贺靖以商城为平台,开展“千人计划”,讲述青年创业故事,进行品牌孵化和策划开发,售卖青创产品,培养创业人才……下一步,贺靖还计划把青创云品商城入驻到更多互联网销售平台,把云南的创业青年们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云上澜湄”平台也正在搭建,贺靖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澜湄国家的各类优质农产品和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通过网络引入中国,同时把微店、小程序等新型互联网销售技术传到澜湄各国,帮助他们的青年创业,同时也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增进经济贸易往来,实现共同发展。
从卖U盘和数码产品的“地摊王”,到云南创业青年中的领军人物,对想要创业的青年,贺靖寄语道:“创业虽然辛苦,我们仍要心怀梦想。年轻人要有信心,把云南的好产品,通过互联网让它们走出去,为云南经济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一定大有可为的。”
刘亚楠:一颗“七彩花生”的成长之路
“感性认识产品,理性分析市场”,“以为(创业)很容易,结果却步入深渊”……谈起曾经的创业经历和一路摸爬滚打得出来的经验,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七彩野地花生创始人、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亚楠金句频出。
从50亩到50000亩,从一个县到全省、再到全国,刘亚楠为青年代表们讲述了她的创业故事:发现一颗与众不同的花生,用7年时间,扩大种植规模,创新商业模式,让它走出云南,帮助一万户农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未来还将让它走出国门。
(刘亚楠分享“一颗花生的成长之路”)
“选择做农业,是件艰辛的事,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咬着牙坚持下去。”刘亚楠说,从2012年在云南与“七彩花生”结缘,到2014年在全国范围试种以失败告终,到2016年终于形成“育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再到2018年最终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受限于机制、技术和商业模式,这七年来,创业的每一步,刘亚楠都走得异常艰辛,“探寻出路、不断创新种植机制和商业模式,不断提升技术,促进消费升级”是她能成功走到现在的宝贵经验,创业14年的她和青年代表们分享了自己的十字创业心得:“目标、创新、学习、坚持、感恩”。
刘亚楠的“七彩花生”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面积已达到5万亩,她表示未来希望能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推广种植。在会场,刘亚楠还对澜湄青年代表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鼎力帮助对“七彩花生”种植项目感兴趣的青年,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作为此次分享会上唯一的女企业家,对于青年代表提出的“相比男性,女性创业会不会更艰难”的问题,刘亚楠表示,女性的一些性格上的特质会在创业时起到良性作用,比如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女性往往会表现得更有韧性,能坚持梦想不放弃。
“现在已经不是女性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了,现代的女性,能顶大半边天。”刘亚楠说。
张雁斌:从蛋糕店开启的“甜蜜事业”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青年人在创业时不要太着急。”云南由你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雁斌用自己的创业故事,阐述了他的创业观点:“如果你是真正优秀的创业人才,任何时候开始创业都不晚。”
张雁斌是从一块甜蜜的蛋糕开始创业的,然而他最初的体验却并不甜蜜。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张雁斌想要开一家蛋糕店,但是遭到了父母和家人的极力反对,缺乏启动资金的他,只好暂时把创业梦想搁置,开始打工积蓄创业成本。
(张雁斌分享他的“甜蜜事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张雁斌凭借长达一百多页的创业项目计划书,从600多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昆明市团委“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无息贷款”项目的面试机会,最终获得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再加上好友的借款,于当年十月开了第一家蛋糕店。更幸运的是,张雁斌的创业项目获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再加上多家媒体的报道,让他的小店迅速打开了知名度,产品销量也逐步提升,员工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7人,再到如今的40多人,门店数量逐步增加,规模越来越大。
2012年,张雁斌敏锐地发现了销售市场的形势变化,关停了所有的连锁门店,只留下一家“中央工厂”店,迅速搭上互联网销售的快车,把原先的实体店店员培训成电商客服,从门店销售转变为电话和互联网销售,形成了“客户预定–中央工厂生产–物流部配送–客户收货”的销售模式,让他的蛋糕店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随后,张雁斌还开设培训学习班,教授蛋糕制作和销售课程,“截止目前已经培训了400多人,其中近80%的学员在培训后成功开了自己的蛋糕店。”
有青年发表提问“家人不支持创业该怎么办?现在才开始创业会不会太晚?”张雁斌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青年创业不需要太着急,一定要和家人做好充足的沟通,然后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它。
“创业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创业者自身的努力。我将继续努力,带领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张雁斌说,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充分、而又有实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