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层 青春无悔——大学生青年服务志愿者梅建国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3日

服务基层 青春无悔 ——大学生青年服务志愿者梅建国   梅建国同志,男,22岁,于2005年7月份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他凭着对农村社会事业的热爱,以满腔的激情毅然投身于西部农村基层服务工作。2005年11月份,他被共青团云县团县委派遣到云县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工作。   梅建国初踏上后箐彝乡这片热土地时,曾默默的发过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并承诺尽已所能、不记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授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学好问,工作认真努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从领导安排,自觉遵守乡镇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接近站所职工和村干部,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听取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建议,努力克服自身农村工作经验的不足,能正确的消化各种正确的农村工作方式、方法,进入工作角色较快。来自农村的他,能够体量农民的生活困苦,做到对群众热情服务、耐心服务,从不让来办事的群众在他这里受到冷淡。为此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县上给我们送来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志愿者,一个好同志。” 活泼开朗、乐观好动的他,从不因为工作、生活困难的问题而悲观丧气,总是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由于他的活跃、爽朗,他就很快就融入了政府干部职工之中,而且成为乡上不可分隔的一分子,在他身上,大家总能听到笑声。同时,该同志乐于助人,善于团结协作,在任何场合都能发扬团队精神,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情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时时刻刻维护政府职工良好的形象。   全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梅建国同志虽然不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但他总是积极向上,积极参加支部的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牢记党的宗旨,在工作生活中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后箐彝族乡经济比较落后、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多数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更何况是法制意识,多数人因一点小事互不相让,动不动就大吵大闹,甚至还大打出手,在这法制意识比较薄弱的地方,开展司法调解工作也比较困难。   记得他有一次下村开展司法调解工作,那是2005年12月份的事,他刚上班就接到村委会打来的电话:“有两户人家因建新房占用土地,发生矛盾冲突,需要及时调解”。他和司法所所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由于他们的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打斗。经过他和所长的一方劝说和调解,双方同意和气的解决问题,最后经过双方协商和在司法所的帮助下,双方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占用土地一方同意给另一方一定的补偿并道歉,双方对此调解结果非常满意,有的群众还拍手称快,围观的群众非常多,他和所长借这个机会,向群众宣传了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向他们讲解了一些他们所提出的关于法律知识的疑问,还用一些曾经发生过的案例教育开导他们,凡遇事要冷静,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并及时向村委会或司法所等相关部门汇报。他们回到乡的时候夜已经深了。   还有一次,他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有人在打群架,由于警力不够,需要协助。接到电话后,他和派出所工作人员就连夜赶到案发现场,看到被害人躺在血泊中,造事的一方已无踪影,他们兵分两路,他将受伤的群众送到乡卫生院,派出所工作人员则对造事者进行调查、抓捕。经过村两委、人民群众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很快就抓到了造事者,并带到了派出所。他一直协助派出所的同志的工作到天亮,回到宿舍刚要休息,村委会又打来电话,有人因争农业灌溉用水发生矛盾需要及时处理。他毫无怨言、推辞,又带着疲倦的身体奔赴工作第一线。 三月份,正式农忙季节,因争农业灌溉用水发生矛盾冲突的人较多,为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他和乡里的领导及同事几乎吃住都在村上,经常在田野中奔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到农忙季节基本结束,他和同事们才放心的回到乡上。   在后箐,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气候差异比较明显,他一直在努力为农民群众们寻找一条致富的道路,经常深入农村,了解当地的气候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向群众们讲解了一些致富信息,鼓励他们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一些经济林木。他还经常抽空于时间上网查阅和订阅一些关于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木种植管理技术的一些相关信息和书籍,并向群众们认真的讲解和宣传,深受群众们的爱戴和欢迎。   他作为服务于基层的一名志愿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全身心的投入农村基层工作,为彝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群众奔小康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梅建国志愿服务期是一年,他还将在后箐彝乡服务半年,谈及感受,梅建国说:“在这里条件是苦了点,但我收获比失去的多,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我将以青春名誉全力以赴,将我的志愿服务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