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石林县委:“共建、共育、共享”三轮 驱动打造校地共建“石林模式”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2日

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距离主城78公里。为破解县域内无高校资源,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场景,基层团组织力量薄弱,团干部来源单一等发展瓶颈,团石林县委紧扣“干部来源多元化”改革目标,引育院校项目和人才队伍,借用好院校人才智力资源,有机衔接育人链、结对链、志愿链,探索校地共建“石林模式”,以组织共建推动结对共建、阵地共享、人才共育、队伍共融、服务共促。

石林团县委与云南艺术学院文化学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签约仪式.jpg

一、工作举措

(一)“院校+社区”结对共建,建立互联互通工作机制

一是契约式联结。结合石林资源禀赋,打造校地联动共同体,切实发挥高校服务功能,探索实行“三结对”共建机制,即推动校团委与团县委、二级学院团总支与乡镇(街道)、团支部与村(社区)三重结对,通过区域共建、兼任职务、常态报到,推动校地共建变“短期的、一次性”的实践项目为“长期的、持续性”的跟踪实践。目前,团石林县委已与4家高校签约授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社区实践基地”,结对“社区实践计划”村(社区)30余个。

二是清单式共建。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实体化阵地,发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实践”4个专题活动,以“社区点单—团委接单—团支部派单”方式,打造“社区所需、群众所求、青年所能”的社区实践项目。探索符合石林实际的青年学子实践培养模式,建立团员常态化“双报到”机制,摸排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83个团组织,通过“按需点单、主动领单”方式,梳理基层团组织“需求清单”,汇聚高校“资源清单”,共设置“双报到”岗位104个。

三是嵌入式融合。加强校地合作,开拓校地融合发展,以“党建引领、团建融合、青年行动”为基本路径,聚焦“六个一”系列实践活动,即“一次研学实践、一次志愿服务行动、一次座谈分享、一次观摩学习、一次深度体悟活动、一次文艺展演”,搭建校地共建共赢、互联互通新通道,引导青年学子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在研学体验上实现互联互通,在文化交流上实现互学互鉴,在共谋发展中互促互进。

(二)“资源+需求”人才共育,搭建互学互鉴工作平台

一是“双向选择”选拔人才。拓宽团干部选拔配备渠道,通过个人申报、学校推荐、资格审查、面试考察、结果公示、业务培训等环节,指导各级团组织设立挂、兼职团干部岗位,选聘36名高校团学骨干、“青马工程”学员等学生骨干,以挂、兼职乡镇(街道)团工委、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身份,协助基层开展工作。

选聘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学生为基层团组织副书记.jpg

二是“双向管理”落实保障。优化校地履职服务,联合组织部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共青团系统挂(兼)职干部选派管理办法(试行)》,将建强基层组织、组建青年队伍、宣传家乡文化、开展志愿服务等各项任务“清单式”梳理形成兼职副书记“履职承诺书”,明确4项规定任务和10项自选任务,以“定向+自选”形式,明确职责任务。实施校地双重管理。落实“1+1”服务办法,团县委——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团组织班子成员对挂(兼)职大学生实行“一对一”服务,助力大学生成长。

三是“下沉基层”磨炼成长。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结合“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扬帆计划”平台,按照“双向选择、就近上岗、合理调配”原则,建立岗前培训、实践保障、过程管理、后期跟踪等全过程管理服务模式,新增实习岗位300余个,累计招募返家乡大学生400余名参与兼职锻炼、专业实习、社区服务等。

二、“志愿+实践”项目共办,形成双向互动工作格局

一是青+乡村振兴。通过“校地共建+学校衔接”方式,实施“乡村振兴有青年”青春建功研学课堂,组织开展“庭院经济·绿美乡村” 助力振兴、“唱响团结旋律 舞动石籽风采”文艺展演、“团”聚青年人才,青看家乡变化”寻访体验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寻产业模式、探彝青文化、听返乡故事等举措,有效提升共青团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局贡献度,累计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20余期。

招募高校大学生组织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开始火把节志愿服务活动1.jpg

二是青+民族团结。挖掘石林红色文化、自然风貌与民族特色优势,依托石林县全国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建设,联合县教体局科学设置“石林喀斯特探秘之旅”“阿诗玛文化探寻之旅”“中医文化品味之旅”“冰海科普探究之旅”“绿色生态体验之旅”“劳动教育体验之旅”“红色革命教育之旅”7条实践研学路线,打造“民族团结青春行 同心共筑新彝乡”团校共建活动品牌,通过踏寻革命足迹、感悟文化传承、触摸红色记忆等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民族文化共体悟、民族团结共体验、红色革命共学习。累计开展“民族团结青春行 同心共筑新彝乡”活动12余期,开展“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3期。

三是青+文明实践。聚力关爱帮扶,打造校地共建“六心”关爱帮扶志愿服务品牌,即“情系童心·共护未来、与你同心·民族团结、呵护用心·与你童行、成长贴心·助力美育、推普暖心·为爱践行、交付真心·宣讲筑梦”活动,有效呵护彝乡儿童健康成长。共联合高校开展关爱帮扶志愿服务活动18余期。聚力教育帮扶,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开展暑期夏令营、“团团陪伴 助力双减”、学业辅导、心理咨询、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8期,为留守儿童带去温暖和关怀。聚力大型活动,联合学校招募14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石林火把节志愿服务活动,招募350余名志愿者保障市民运会赛事。

招募学生开展昆明市第十二届民族运动会志愿服务活动.jpg

三、经验启示

(一)校地共建要加强资源共享。要统筹校内外共青团组织资源,加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结对形式,加强校地共建、区域联建,探索校地贯通衔接的青年学生培养模式。

(二)校地共建要加强项目协同。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地方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深入挖掘社区(村)适合大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开辟实践阵地,引导青年学子走进社会基层,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项目化。

(三)校地共建要强化实践育人。要完善校地常态化交流机制,积极构建校地对接桥梁,将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融入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以及企业实践,形成校地实践育人的强大合力。